網站說明

高科技智商健康醫療Technology Intelligence Quotient Health Remedy

◎諸法如藥
文殊菩薩一日令善財採藥,曰:「是藥者,採將來。」善財徧觀大地,無不是藥,卻來白曰:「無有不是藥者!」文殊曰:「是藥者,採將來!」善財遂於地上拈一莖草,度與文殊,文殊接得示眾曰:「此藥能殺人,亦能活人!」

◎五度如盲,般若為導
註:五度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為如理如量、適時適地的微妙智慧。
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
Multicultural Business Management Education
(線上影片播放)
http://www.mbme.url.tw

http://amtb2006.myweb.hinet.net
◎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為一切免費教育教學互助班。◎淨宗學會提供「多元文化社會佛陀教育」。
◎各種影片上傳◎華藏淨宗弘化網-認識佛教
澳洲淨宗學院網站(最新活動訊息及衛星網站24小時講經專輯)http://new.amtb-aus.org(此網址可進入佛陀、華衛及各淨宗學會)◎淨空法師專集網站(最新活動訊息)http://www.amtb.org.tw講經連結:認識佛教 中峰三時繫念 華嚴經 修華嚴奧旨 妄盡還源觀 淨土大經解演義 弟子規 太上感應篇 學佛問答 十善業道經 沙彌律儀地藏經 吉凶經 阿彌陀經 無量壽經 觀無量壽經
普賢行願品 念佛圓通章 往生論 蔡禮旭老師周泳杉老師 鍾茂森博士 胡小林先生
上定下弘法師 上圓下瑛法師 徐慧行 高素鼐 黃永置 傅于庭 姚貴美 何沛如 黃亦文 吳婉菁 沈盈杰 黃婉怡
問:如何收看以上講經?
答:點選其中一個講經連結後,再點選一個主題進入,再點選右邊播放小圖示即可線上收看;或點選「影音下載」,即可連結至FTP下載完整影片至您的電腦收看,較為順暢。下載影片可使用續傳軟體下載,例如:Flashget(快車)等。
問:如何將圖片存檔?
答:請在圖片上按滑鼠右鍵,再點選另存圖片。
◎在網路上搜尋「淨空法師」、「佛陀教育基金會」即可連結到:上淨下空法師衛星網站24小時講經專輯。◎本站所有內容均為結緣品,包含雕形佛像、佛像海報、佛卡、光碟、唸佛機、經書等,歡迎來電索取、翻印、助印。隨喜功德,廣種福田。
◎聯絡手機一:0961-266383(慧行)◎聯絡手機二:0919-031218(沈師兄)
◎更多的上淨下空法師老和尚內容請參考
http://www.mbme.url.tw
健康素食中餐甲乙丙級證照考試免費互助班(輔導創業班、宴會菜班、家常菜班、梅花餐班、滿漢全席班、生機素食班)◎父母親親子「弟子規」紮根聖賢教育班【胎教班】(心理醫療諮詢互助班)◎【儒釋道】紮根聖賢教育習講班父母親親子「弟子規」兒童書畫班(讀經班、心算功文數學班、家事訓練班)◎父母親親子家事訓練班幸福美滿的人生還自己一個清新自在的人生戒邪淫網港澳台版◎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 痞客邦PIXNET(完整內容)◎高科技智商健康醫療 痞客邦PIXNET(完整內容)◎自性開發智慧圓滿教育 痞客邦PIXNET(完整內容)◎淨空法師講經點播(YouTube)◎聖賢卡通點播(YouTube)◎素食班照片
素食證照動畫簡報好人好事佛像圖片最新考試公文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Facebook◎本站圖文,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妙音見之,即刻刪除,萬分感恩!弟子規弟子規兒童創作版


2009年9月25日 星期五

成全他就是成全自己

成全他就是成全自己
太上感應篇  (第三十五集)  1999/6/22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12-035各位同學,大家好!在【積德累功。】末後的這一段,《了凡四訓》裡面說到「隨緣濟眾」,這一句話要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為眾生服務。為眾生服務的事太多太多了,所以他說「其類至繁」。如果沒有離開「我、人、眾生、壽者」,《金剛經》上講的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沒有離開,熱誠為眾生服務,這是世間的聖賢。如果將四相斷了,真正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為法界一切眾生服務,這就是佛菩薩、出世間的大聖,這是我們必須要清楚的。世出世間聖人,區別就在此地。可是為眾生服務,這裡提出了十個項目,也就是十個綱領,概括了一切服務的事項。第一個是「與人為善」。起心動念,總得以善心待人,以善心來處世,世出世間聖人,都是守住這個原則。縱然對待惡人也是用善心、善言、善行,對待仇敵還是善心、善言、善行,這才能稱為聖。為什麼?因為人性本來是善的。中國童蒙教學念《三字經》,第一句就說「人之初,性本善」。他為什麼會作惡?為什麼會跟我們作冤家?這是迷惑,這是誤會,是不覺。他自己不知道,我們清楚。他以惡心惡行對我,我不可以以惡心惡行待他,這裡面的道理,他不明瞭,我們明瞭。如果常存這樣的善心,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沒有不能相處的。人不能跟我相處,不要去責怪別人,要回過頭來反省自己,自己如果沒有過失,怎麼會與別人不能相處?有一些人不明至理,總是把過失推給別人,所以他自己即使認真修學,精進不懈,也不能證果;甚至也不能開悟,原因是自己的業障不能消除,不曉得自己過失在哪裡。前面說過,要想「積德累功」,必須要從最難克服的地方下手。以善心善行對待惡人、對待冤家,這是很難的一樁事情,要從這個地方下手,從這個地方去做起,我們才真正的回頭了,真正覺悟。第二是「愛敬存心」。特別是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常常發生誤會隔閡,造成許許多多不如意,原因是對待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愛敬的心就沒有了。他不知道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體、是自己,不愛敬別人就是不愛敬自己。佛家講法身,法身就是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你學佛,你發願要成佛,成佛一定要證得清淨法身。你對於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還有分別、要有執著,你永遠不能證得法身;換句話說,你永遠不能圓成佛道。豈不是害了自己?修行,先要覺悟,古德教導我們「信解行證」,你沒有信解,你的行是盲修瞎練。自己盲修瞎練,自己曉不曉得?不曉得,自己以為修行的不錯,還要教別人。所以佛在經裡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教我們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說不要相信自己的見解,不要相信自己的思想。佛說的是真話。什麼時候你可以相信自己的思想見解?證得阿羅漢之後,可以相信自己想法看法沒錯。阿羅漢是什麼境界?見思煩惱斷了,我們在《金剛經》上看到,「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沒有了。不但四果羅漢沒有了,《金剛經》上明確告訴我們,初果須陀洹就沒有了。換句話說,你還有這四相,表示須陀洹都沒有證得,你的想法看法不是正確的,是錯誤的。把錯誤的以為是正確的,正確的永遠跟你遠離了,永遠不能證得。所以初學佛法的人,初學就是指沒有證得阿羅漢果之前,不能離開佛菩薩,佛菩薩像保母一樣,離開他就發生問題,就發生危險,甚至於喪失生命,在佛法裡面講喪失慧命。所以古時候人修行,我們在《高僧傳》、《居士傳》、《善女人傳》裡面看到,在家、出家修行人不離善知識。有親近善知識一輩子,直到善知識往生了才離開,才去教化一方。這個意義很深很大,我們要細心體會。第三「成人之美」。必須要曉得自他不二,眾生有分別心、有執著心,佛菩薩沒有,覺悟的人沒有。我們在新加坡與其他各個宗教往來,我們熱誠的幫助他們,他們做好事,我們成就他。有許多人問我:「我們佛教徒捐獻的這些供養,是要為佛教做事情的。法師,你為什麼幫助別的宗教?」我說:「我沒有幫助別的宗教。」他說:「你幫助些回教、印度教、基督教。我說:那都是佛教,你有沒有聽說大乘法裡有一句話說,哪一法不是佛法?他點頭「聽說過。」我說:「那些基督教也是佛法,天主教也是佛法,伊斯蘭也是佛法,沒一法不是佛法,我沒有替外道做事,我替佛教做事。你有這種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是你對於大乘經沒聽懂。佛教我們捨棄妄想分別執著,你還在堅固守住妄想分別執著,你到哪一天才成為佛弟子?」佛的心量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你們都曉得,常常念,掛在嘴邊,可是自己心量還是一點點大,還是不能容人,我們沒有遵守佛陀的教誨。你們懂得愛護動物,愛護畜生,難道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你就跟他對立嗎?動物眾生也是不同的族群,為什麼對牠就愛護,對人就不愛護?佛學到哪裡去了,經念到哪裡去了,糊塗到所以然處。應當覺悟,展開經卷,字字句句多想想,要想清楚、想明白。「成人之美」,這個地方「人」是廣義的,十法界一切眾生都包括在其中。只要是人家做的好事,我們見到了,聽到了,決定沒有嫉妒,決定不能傷害,要發心隨喜功德,盡心盡力幫助他,成全他就是成全自己,成全自己的德行,成全自己的性德。第四「勸人為善」。不但口勸,還要以身勸。口勸是言語,寫成書本,做成文字,也算是口勸。一定要身體力行,要做出好榜樣,這是身勸。佛在經典裡面常常教導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演是表演,表演是身勸,要做出個好樣子給人看,給人做榜樣,啟發人學習的意願。第五「救人危急」。這裡面所講的每一條,意思都無盡的深廣。災難現前了,救援已經來不及,所以救人危急要懂得防患於未然。危急是從什麼地方產生的?都是從造作惡業產生的。救人危急,真正要緊的事情,就是要教導他斷惡修善,轉迷為悟,危急才能真正消除。可是你想想看,教人斷惡修善,自己要不能斷惡修善,人家怎麼會相信?勸別人轉迷為悟,自己還迷惑顛倒,別人怎麼會覺悟?所以諸佛菩薩一切都從自己做起,他教我們放下名聞利養,他自己真做到了,三衣一缽,遊化人間,真正做到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我們看到這個樣子,做何感想,有沒有在這個樣子、形象上覺悟過來?真正覺悟過來,一定會歡歡喜喜效法、學習,這是覺悟了。如果還做不到,沒覺悟;不但沒做到,念頭還沒轉過來。第一樁事情,就是念頭轉過來,然後在事相上就不難做到。也有一些同修很想學菩薩行,很想修菩薩道,可是怎麼學習都學不像,原因在哪裡?念頭沒轉過來,還是一個凡心,還是一個迷心,依舊生活在情執之中。沒覺悟,所以學起來非常辛苦,非常困難,容易退轉,道理在此地。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諸佛菩薩的示現,總是以講經說法為第一個形象。講經說法的目的,就是幫助我們破迷開悟,悟了以後什麼事都好辦。沒悟,難!太難太難。所以佛法,不但是禪宗,教下也是如此,悟後起修。沒悟,修什麼?唯獨淨宗特殊,淨宗是解行同時並進,其他法門裡面都是悟後起修;不悟,沒有下手之處。淨宗的殊勝就是不悟,這一句「阿彌陀佛」也可以,老實念,一面念佛,一面求覺悟,雙管齊下,這在無量法門裡面唯此一門,所以稱為「教外別傳」;不是說念佛人就不要求覺悟。尤其是要發心弘法的人,不覺悟拿什麼弘法?拿什麼教人?所以覺悟是非常非常重要。真正覺悟,危急才能夠離開,你也有能力救人危急了。這十句我們講了一半,時間就到了,今天就講到此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