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說明

高科技智商健康醫療Technology Intelligence Quotient Health Remedy

◎諸法如藥
文殊菩薩一日令善財採藥,曰:「是藥者,採將來。」善財徧觀大地,無不是藥,卻來白曰:「無有不是藥者!」文殊曰:「是藥者,採將來!」善財遂於地上拈一莖草,度與文殊,文殊接得示眾曰:「此藥能殺人,亦能活人!」

◎五度如盲,般若為導
註:五度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為如理如量、適時適地的微妙智慧。
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
Multicultural Business Management Education
(線上影片播放)
http://www.mbme.url.tw

http://amtb2006.myweb.hinet.net
◎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為一切免費教育教學互助班。◎淨宗學會提供「多元文化社會佛陀教育」。
◎各種影片上傳◎華藏淨宗弘化網-認識佛教
澳洲淨宗學院網站(最新活動訊息及衛星網站24小時講經專輯)http://new.amtb-aus.org(此網址可進入佛陀、華衛及各淨宗學會)◎淨空法師專集網站(最新活動訊息)http://www.amtb.org.tw講經連結:認識佛教 中峰三時繫念 華嚴經 修華嚴奧旨 妄盡還源觀 淨土大經解演義 弟子規 太上感應篇 學佛問答 十善業道經 沙彌律儀地藏經 吉凶經 阿彌陀經 無量壽經 觀無量壽經
普賢行願品 念佛圓通章 往生論 蔡禮旭老師周泳杉老師 鍾茂森博士 胡小林先生
上定下弘法師 上圓下瑛法師 徐慧行 高素鼐 黃永置 傅于庭 姚貴美 何沛如 黃亦文 吳婉菁 沈盈杰 黃婉怡
問:如何收看以上講經?
答:點選其中一個講經連結後,再點選一個主題進入,再點選右邊播放小圖示即可線上收看;或點選「影音下載」,即可連結至FTP下載完整影片至您的電腦收看,較為順暢。下載影片可使用續傳軟體下載,例如:Flashget(快車)等。
問:如何將圖片存檔?
答:請在圖片上按滑鼠右鍵,再點選另存圖片。
◎在網路上搜尋「淨空法師」、「佛陀教育基金會」即可連結到:上淨下空法師衛星網站24小時講經專輯。◎本站所有內容均為結緣品,包含雕形佛像、佛像海報、佛卡、光碟、唸佛機、經書等,歡迎來電索取、翻印、助印。隨喜功德,廣種福田。
◎聯絡手機一:0961-266383(慧行)◎聯絡手機二:0919-031218(沈師兄)
◎更多的上淨下空法師老和尚內容請參考
http://www.mbme.url.tw
健康素食中餐甲乙丙級證照考試免費互助班(輔導創業班、宴會菜班、家常菜班、梅花餐班、滿漢全席班、生機素食班)◎父母親親子「弟子規」紮根聖賢教育班【胎教班】(心理醫療諮詢互助班)◎【儒釋道】紮根聖賢教育習講班父母親親子「弟子規」兒童書畫班(讀經班、心算功文數學班、家事訓練班)◎父母親親子家事訓練班幸福美滿的人生還自己一個清新自在的人生戒邪淫網港澳台版◎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 痞客邦PIXNET(完整內容)◎高科技智商健康醫療 痞客邦PIXNET(完整內容)◎自性開發智慧圓滿教育 痞客邦PIXNET(完整內容)◎淨空法師講經點播(YouTube)◎聖賢卡通點播(YouTube)◎素食班照片
素食證照動畫簡報好人好事佛像圖片最新考試公文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Facebook◎本站圖文,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妙音見之,即刻刪除,萬分感恩!弟子規弟子規兒童創作版


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我感覺到人間是地獄太苦了




我感覺人間地獄太苦了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0二集)  2010/11/2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20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二百四十四面,第三行最後一句看起。
>>>臨終念佛助念是好事情,能不能往生就看那個亡靈他願不願意接受,關鍵在此地。助念的人沒有辦法強迫他,助念人要能夠強迫他往生,那這個事情好辦,佛菩薩大慈大悲,臨命終時都會強迫我們去往生。這不可能的事情,講不通的事情。所以我們必須要知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們就不會被人欺騙,要真下功夫。這個裡面真正的關鍵,就是第一個,要真正知道六道輪迴苦,咱們這不是講地獄,六道都苦。現在活在這個世間,我感覺人間地獄,活得太苦了,活得不快樂、不幸福,縱然有錢、有勢力,那就像服毒品一樣,讓自己暫時麻醉而已,那不是真正的幸福快樂。所以真正了解六道輪迴苦,要效法菩薩,不但要解決自己的問題,還要幫助一切苦難眾生,這就對了。在這個裡面選擇我們的出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要求生淨土。我們現在善根福德因緣也都具足,最重要的是怎樣克服煩惱習氣,這是我們眼前關鍵的問題。如何能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放不下,我們這句佛號要能夠控制得了,真正做到伏煩惱,那就是帶舊業,不帶新業。現行是決定帶不去的。
>>>為什麼臨終斷氣的人,祖師大德教我們不要去碰他不但不能碰他的身體,他那個床都不要碰它,都要離遠一點,不要碰到它。為什麼怕他生煩惱,他一生煩惱就走不了,這是真的。一般人斷氣之後,神識八個小時沒有離開身體,他有知覺。延到十二個小時這是為了安全,十二個小時應該他神識離開身體了。真正念佛人,念佛有功夫的人,也就是講,如果真的得到功夫成片,他一斷氣就走了,那就是所謂真信切願,一斷氣就走了。功夫差一點,也得要有功夫,完全沒有是不可能的,還得是有功夫,或者是過去生中的善根,助念幫助他引發出來,他神識離開身體還需要一點時間,不是那麼快。我們也能肯定,決定是在八小時之內。所以十二個小時這是很安全的,這才可以碰他。
>>>他是不是真的往生,對我們來說是真的那麼重要嗎我們自己只要對亡者盡心盡力做到,功德就圓滿了。是不是真的知道他往生我們自己往生到極樂世界就知道,他往生到那不是見到了嗎到那個地方沒見到,他就沒往生。他沒往生,到哪一道裡面去,你也能看得到,你也能知道,你還是會照顧他,還是會幫助他。到西方極樂世界,你是阿惟越致菩薩,你的能力就跟經上講的一樣,不但具足跟阿彌陀佛一樣的天眼,而且跟佛一樣的五眼圓明。你要懂得這個道理,自己念佛求往生才是真的,真的幫助你的家親眷屬,不但幫助現前家親眷屬,過去生生世世家親眷屬你都能幫得上。你自己一天到晚還在胡思亂想,還在分別執著,這都是自己造成的障礙,錯了。熱心幫人助念的人,好事,他召集、宣揚助念的功德,也是一樁好事,古人說了一句話,「好事多磨」。現在這個世界,做壞事幫忙的人很多,做好事不見得有人幫忙,可能還有人障礙你,所以好事多磨。我們自己只要盡心盡力,都是功德圓滿,這是大乘教裡面佛說得很多,不要在這上面分別執著,一定要盡心盡力。
>>>所以這裡面的一段文字,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我們要多多的看這個世間苦。多讀經、多聽經,我們才真正體會到西方之樂,曉得阿彌陀佛是怎樣建造極樂世界。他不是憑空想像的,他是參觀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取人之長,捨人之短,所有一切不善他都不要,所有一切長、好處的地方他都採取,這樣建造的極樂世界,所以極樂世界建成超越一切諸佛剎土,道理在此地。願文裡面所說一切不善的,都是許許多多諸佛剎土裡面有的,他看到了,如何來修補,如何來幫助這些苦難的人,興起大願,這是阿彌陀佛無盡慈悲
>>>我們看下面一段,澄憲法師曰:「嗚呼悲哉!不見地獄餓鬼之苦果,不見父母師長之受報,厭離心緩」,這個厭離就是厭離六道輪迴這個心緩慢,「報謝思怠」,報是報恩,對父母的恩報恩,謝是感謝,這個念頭就怠慢。古人講,「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就是這個原因,所以他才下墮,墮落,墮落到三途。反過來,如果我們有天眼,看到地獄、餓鬼的苦果,看到自己父母師長的受報,我們學佛的心態就完全不一樣。「故望西又曰:上求下化之要,厭苦報德之道,其唯在天眼照視者歟!」這話說得很好,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最重要的是厭娑婆世界的苦,特別是六道。如何報父母師長之恩那就在求願往生。真正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是真正報父母恩,也報了師長恩。為什麼?父母、師長無論在哪一道,跟你緣深,當然你頭一個去照顧他。在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天眼跟阿彌陀佛一樣,能夠見到不是一世兩世、百世千世萬世,不是的,無量劫前的父母師長你統統看到了。這些人我們曉得,有的成佛,有的成菩薩,有的還在三途六道。我們現在佛門裡一句話說「有緣眾生」,有緣眾生太多太多了。這前面是第一個意思。
>>>「二者,如《渧記》廣其意云」,跟前面還是一樣,不過說得更詳細一點。「如《會疏》等言,願興約滅惡生善,厭苦欣淨。若爾,則非真土(指極樂)所得之益而已。」一般人都是這個說法,這個願的發起,願心就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願發起來,是什麼是就滅三惡道,生極樂世界是善道,遠離六道輪迴,求生西方淨土,厭娑婆苦,欣極樂淨土。如果是這個說法,這不是極樂世界所得的利益,極樂世界所得的利益超過這個太多太多了。「今正約真土所得者」,這個真土就是指極樂世界,西方淨土才是真正淨土。「或有淨土,其土聖眾,雖有天眼,或見二千世界,或見三千世界,不能普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國」。這個前面我們也都讀過,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有淨土,這個淨土是指哪裡指方便有餘土。方便有餘土就是十法界裡面的四聖法界,四聖是淨土,六道是穢土。實報莊嚴土叫一真法界,那是真淨土,真淨土是平等的,但是這個四聖法界不平等,每一個諸佛剎土裡頭都有差別,而且還有很大的差別,這就是此地這一段所說的。
>>>「或有淨土,其土菩薩,但雖得天眼,而不能圓具五眼。是以殊興此願而已。」在西方極樂世界可不一樣,他這個世界裡面的淨土,我們也跟一般諸佛剎土一樣,方便有餘土,人家方便有餘土的天眼能見二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釋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天眼就是這樣的,極樂世界能夠普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國土,這怎麼能比同時像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四聖法界,這是淨土,這裡面菩薩得天眼,但是不是圓具五眼。這個裡面成了阿羅漢,阿羅漢有慧眼,菩薩有法眼,沒有佛眼,西方世界五眼圓明,這就不能相比!所以阿彌陀佛這一願就有它特殊的意義在,在極樂世界不但是方便有餘土有這樣的天眼,凡聖同居土也是這個天眼,因為這個願文裡頭沒有說凡聖同居土例外,沒說,那我們就曉得,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具足這樣的利益。這個事情我們相不相信不相信那就是有疑惑,有疑惑你就有障礙,貪瞋痴慢疑,那個疑是說這個事情。你對佛還有疑惑,疑惑是菩薩最嚴重的障礙。如果我們對佛菩薩、對經教一點疑惑都沒有,那你是善根具足。善根具足的人成就快,他沒有疑慮,這種人在佛門裡面一般稱叫老實人,老實人好度成就快!最難度的,最難度的現在所謂知識分子,他的疑問特別多,每一個問題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他是不是真的聽明白?未必,他的疑問始終斷不掉。要知道本來沒有疑問,疑問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自己找自己的麻煩。
>>>
你為什麼說沒有疑問如果你真正懂得「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疑問就斷掉了。《妄盡還源觀》沒懂!為什麼沒懂有疑問,他就不懂。沒有疑問的人一看,真懂了,真得利益。沒有疑問的人修淨土,哪個不往生!個個往生。什麼人不能往生,助念也不能往生,那什麼有疑問的,對於經教裡面的話還有懷疑的,這個在知識分子來講的話,這是不可能沒有懷疑。我們最初學佛也真不容易,李老師在我身上用了很多苦心,我很感激他。為什麼就是不相信,我對經典的懷疑,就是翻譯的懷疑。從什麼地方產生疑問從古文。我們念一篇古文,你叫同學,我們十個人念這篇古文,都念得很熟,都能背過,都能夠講解,每個人把它翻成白話文,你看看一樣不一樣十個人翻,十個樣子,哪一個才是原文真正的意思這擺在面前。佛說的這些經傳到中國來,經過這些翻譯的人來翻譯,真都是佛的意思嗎?他能翻出幾成?能夠百分之百的圓滿翻出來,似乎不可能。你看這是我們邏輯的思想,總覺得有問題。
http://mbme.tw http://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tw http://amtb2006.myweb.hinet.net供養大眾免費結緣http://www.mbme.url.tw歡迎您的加入第二0二集
*祈勸大眾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停緩地球冰山暖化*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 【扭轉乾坤*** 請上網看全文大乘無量壽經解
本站圖文,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妙音見之,即刻刪除,萬分感恩

三年這個金鑰匙就拿到了

 <

 

三年這個
金鑰匙就拿到了
>>>我們提出這個問題,老師給我的回答,告訴我,當年,他說中國人有福報,那是外國人不能比,中國古時候翻經的這些法師,李老師告訴我,至少都是三果以上的聖人。三果是阿那含,不是普通人,換句話說,有修有證。祖師大德裡面還有很多諸佛再來的、大菩薩再來的,文殊、普賢、觀音、地藏都來,都親自參與譯經的活動,這是多大的福報!而方東美先生給我的信心更不可思議,他跟我講我都不大敢接受。我向他請教這個問題,我說當年從印度傳來的梵文原本那麼多,翻成中國文之後,這些原文經典到哪裡去了,為什麼沒有留下來我提出這個問題問老師。老師回答我的時候,一聽了之後就哈哈大笑,他說你不知道,中國古人的自信心,那了不起,哪裡像現在人現在都說外國好,中國怎麼都比不上外國人。他說中國古人不是這樣的,古人的信心實在是太強,他們認為我們中文翻譯的佛經內容百分之百的正確,沒有翻錯,而且翻譯成的文字比梵文還要華麗、還要美,可以代替梵文,梵文可以不必要了,這樣的氣概,你說還得了嗎方老師告訴我的。我這些問題,兩個老師跟我講的話,我都記得很清楚。我們今人,現代人對祖師大德的懷疑,說得不好聽的話,這是罪過。但是誰相信只可以說過來人相信,一般人不肯相信。
>>>像我年輕的時候這樣多疑的,現在普遍都是,他沒有我那麼幸運,我能遇到好老師,給我詳詳細細的解釋,長時間的誘導,到自己深入經藏之後,恍然大悟!實在經典裡面都說得很清楚,我們不懂,聽不懂、看不懂。像中國古人講的「人性本善」,我們好像懂了,其實沒懂,如果真正懂得本善,這疑問就沒有了,真正懂得心現識變,這疑問也沒有。我們學了多少年,依舊是似是而非,不能說不懂,也不能說全懂,麻煩就在此地。所以古人給我們這些教誨,我們做不到,古人用的方法巧妙極了。所以《還源觀》四德頭一個「隨緣妙用」,那是真妙。就拿文言文這個例子來講,比較容易體會的,古人教文言文,什麼時候七歲開始,三年的時間,到他九歲,文言文的基礎打好了,十一、二歲寫的文章,現在大學中文系的學生,不要說寫不出來,還看不懂。怎麼學法法子是很古板,現在人講不科學,死背!背書。我們老師告訴我們,熟背五十篇古文,你就能看文言文,你能熟背一百篇,你就能寫文言文。小朋友背得快,三年這個金鑰匙就拿到了。現在人不相信,不肯用這個死功夫,我們現在都輕視古人用的這些方法,殊不知古人這些方法是最高智慧的結晶,這沒人懂,不識貨!文言文的好處,那個功德真叫無量無邊,用這種方法手段來傳遞思想、見解、學術、經驗,永恆不變,完完整整的,一代一代的傳下去,不會變質。你今天用白話文寫,白話文會變,過個一、二百年,人家看不懂了。不像文言文,文言文永遠不變,幾千年、幾萬年不會變,在中國、在外國、在全世界也不會變,只要你學會了,這個傳統文化就是你自己的東西,你自己就得到了。所以像這個經上講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才真正知道感恩,你全都看到了,全都聽到了。
http://mbme.tw http://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tw http://amtb2006.myweb.hinet.net供養大眾免費結緣http://www.mbme.url.tw歡迎您的加入第二0二集
*祈勸大眾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停緩地球冰山暖化*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 【扭轉乾坤*** 請上網看全文大乘無量壽經解
本站圖文,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妙音見之,即刻刪除,萬分感恩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萬姓先祖紀念堂不是百家姓

當前頁面:首頁-傳統文化-祭祖報恩

萬姓先祖紀念堂不是百家姓
我的老師方東美先生告訴我,周朝的法訂得好,治國的法《周禮》,周公作的,周公聖人,孔子最佩服的,這部書是周公作的。我的老師告訴我,如果周朝世世代代的子孫,都能遵守這一部法典,不敢違背,他說現在還是周朝。為什麼?我們翻翻這個書看看了解了,字字句句為人民著想,沒有為自己,所以是聖人。古時候這些國王,天賦的三個字是他的使命,「君親師」,這個君是領導的意思,你把這個國家人民領導到哪裡去,帶給他幸福、美滿、快樂,你領導這個方向是對的。親,你是人民的父母,他是你的子民,你得好好去養他。師是老師,你是老師,你好好的教他。你看養老百姓、教老百姓、領導老百姓,帶到聖賢的社會,這是他天職三個字。他這三個字沒做到,做得不好,那就應該亡國,國破家亡;這三個字做好了,能夠做到百分之六、七十,就是個好皇帝。所以今天我們要認識中國傳統,要認識老祖宗,我們不能背棄老祖宗。中國漢族,我相信一個祖先,炎黃世胄,炎帝是神農氏,再早伏羲氏,這是一個系統的,都是伏羲的後代,都是炎黃子孫。如果諸位看到家譜,你一定能看到,找到前面的老祖宗是一家人。
>>>我這個姓氏,我的家譜還在,還很幸運保留這麼一套下來。老祖宗是黃帝,從黃帝算到我這一代,這一個輩分一百三十六代,四千五百年。黃帝當時那個時代,他有二十五個兒子,有姓氏的那個時候有十四個,以後這發展,我相信《百家姓》裡面,四百多個姓氏全是一家人。現在中國的姓氏,包括少數民族,總共有二萬四千個姓氏。所以我們下面是「萬姓先祖紀念堂」,不是百家姓,二萬四千多個姓氏。這麼大的一個族群,文化歷史悠久,在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家,應當要愛國家、愛民族、愛傳統文化。尤其是大一統,這是外國人非常羨慕的,因為一統就不會有戰爭。你看湯恩比跟日本池田大作的談話,這個記錄我看過,裡面就有一段講到,如何能把世界上的戰爭消滅掉?他說有一個好辦法,全世界統一成一個國家,這戰爭就會沒有了。就提到誰有資格統一世界?湯恩比說中國人。理由是什麼?中國從秦統一一直到現在還是保持統一,中國人有統一的智慧、有統一的方法、有統一的經驗、有統一的成果在此地,大家看到。歐洲羅馬統一了歐洲一千年,滅亡之後再不能統一了。全世界真正大一統的國家只有一個中國,他們有經驗、他們有智慧。經驗、智慧在哪裡?經驗在歷史裡面,智慧在經典裡面。所以經史不能不讀,你要讀經,你五千年的智慧你就繼承了;讀史,五千年的經驗你也繼承過來了。這還得了嗎?
從這上我們不能不感謝老祖宗的大智慧,超人的智慧,世界上找不到的,那是什麼發明了文言文這是了不起的智慧。用這種方法把他的智慧、經驗傳下來,幾千年不會改變。所以老祖宗知道,我們的語言是會變的。全世界文字跟語言是一致的,所以隔了幾百年、幾千年,那個記載東西看不懂了,少數考古學家去考古,還未必正確。你看中國老祖宗他知道這個事情,所以把語跟文分開,語言、文言分開,語言隨著時代變,隨著地區變,文言永遠不變。文言文難不難?不難,我看過,我小時候看過。民國初年,小學五、六年級學生寫的文章,在作文裡頭模範作文,選的小學生寫的文章,年齡大概十一、二歲,十歲、十一歲、十二歲這個年齡他們寫的文章,現在大概大學文學院畢業的學生看不懂。為什麼人家那時候十歲小朋友寫的,現在二十幾歲大學畢業都看不懂沒學。他從小就學!
http://mbme.tw http://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tw http://amtb2006.myweb.hinet.net供養大眾免費結緣http://www.mbme.url.tw歡迎您的加入第一九二集
*祈勸大眾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停緩地球冰山暖化*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 【扭轉乾坤*** 請上網看全文大乘無量壽經解
本站圖文,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妙音見之,即刻刪除,萬分感恩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勤修戒定慧 息滅貪瞋痴

1117730_1.jpg

勤修戒定慧 息滅貪瞋痴

爐香讚:爐香乍熱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萻薩摩訶薩 (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三皈依文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三皈依「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
靜寂清澄 志玄虛漠 守之不動 億百千劫
無量法門 悉現在前 得大智慧 通達諸法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真誠 清淨 平等 正覺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隨緣 念佛」
般若經:「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根本智,無所不知是後得智;無知就是根本智,知道無。 
「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叫根本智。 
「心包太虛 量周沙界」
無量壽經修行總的綱領原則「
觀法如化,三昧常寂」:
善護三業、「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
賤我、騙我,如何處置?
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 
修福不修慧,福中造罪(大象掛纓絡) ;
修慧不修福,慧中也糊塗(羅漢托空缽)。」
依法不依人 依義不依語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依智不依識 
信,分為:初信、正信、深信、真信。 
華嚴經:「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把宇宙的真相一語道破!所以心要空,空就靈了,靈就是智慧。智慧是你自己本有的,不是從外頭來的,只要你心清淨。 
六祖壇經:「萬般帶不去 唯有業隨身」
「煩惱即菩提 生死即涅槃」
所謂「煩惱即菩提」,若沒有煩惱便沒有菩提可得,只要一念能轉,由迷轉悟,由惡轉善,何必害怕呢?如果我們每天的舉心動念,都能存正、存誠,有道、有德,無求、無貪,心中的無明恐怖何愁不能對治呢? 
「不思善 不思惡」「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
本無動搖、能生萬法」。
金剛經:『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
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若菩薩 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即非菩薩」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
金剛經後面教給我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隨緣。 
佛陀所說的『靜寂清澄』境界,人間難見,多存在心靈感受中。 
蕅益大師所說的這六種信心:「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
這一生決定得生淨土。 
宗教信仰求真理,迷塵作信費心機,
勸君早日回頭時,朝向彌陀消業意。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自有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 莫使有塵埃。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在家菩薩智非常,鬧市叢中作道場,
心地若能無罣礙,高山平地總西方。 
一念心 是一顆種子 一念心 是菩薩的心 繫緣修心 藉事鍊心 隨處養心 唯有一
心 一心不亂才能明心又見性 
學佛三皆段:
隨便 隨緣 隨喜  
心有生住異滅,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空。 
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
五毒 :貪 嗔 癡 慢 疑。
五欲:財、色、名、食、睡。 
五蘊:「色、受、想、行、識。」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  
一者、禮敬諸佛 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 
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 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 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恆順眾生 十者、普皆迴向 
「淨業三福:
第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第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第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佛法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儒家是「五常」:仁、義、禮、智、信。 
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德」:溫和 善良 恭敬 節儉 謙讓  
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 
純淨純善「處逆境隨惡緣,無瞋恚業障盡消」
「處順境隨善緣,無貪癡福慧全現」
「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冤冤相報」 
「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 
十在心路:
在苦難中長養慈悲 在變數中考驗智慧 在艱難中激發韌力
在繁瑣中學習耐性 在複雜中欣賞優點 在理想中追求進步
在人我中相互感恩 在社會中祥和無爭 在大地中長期養息
在天下中消弭災難 
我們往生最大的障礙,就是「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所以,修淨土的人要摒棄外緣,二六時中保持自己的清淨心,「心淨則佛土淨」。
凡夫起心動念都是妄念,都是分別、都是妄想、都是執著。  
佛說的空是什麼都有,不是沒有。什麼都有,為什麼說它空?因為它了不可得。
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是淨念。 

三十七助道品
四念處: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 
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滅 未生惡令不生 未生善令生起 
已生善令增長 
四如意足:欲如意足貴發願 念如意足在誠正 
進如意足當正勤 慧如意足濟蒼生 
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力: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七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除覺分,
捨覺分,定覺分,念覺分。 
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
正精進,正念,正定。 
提醒自己:信己無私,信人有愛。 
四攝法:愛語攝。布施攝。利行攝。同事攝。 
華嚴經:「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這是真的,這叫一真法界。
古人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修學佛法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在於「善根、福德、因緣」,若這三個條件同時具足,當生決定成就。 
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
身體的病痛不一定是苦,心不平安是真正的苦。 
古詩:越奸越巧越貧窮,奸巧原來天不容,
富貴若從奸巧得,世間呆漢吸西風。 
生命無常,慧命永存;愛心無涯,精神常在。 
古德常講:「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佛家常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是真的,一點都不假。 
財富是果報,財布施是因,
智慧是果報,法布施是因,
健康是果報,無畏施是因。 
八苦:
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
三藏:悟空、悟能、悟淨 
地藏經:「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
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修學者三要:
一、要有赤子之心;直心是道場。
二、要有駱駝的耐力,工作時,要有駱駝般的耐勞和耐力。
三、要有獅子的勇猛;努力精進如獅子的威猛。
修行修心:修行人的心境,要如「鳥過白雲,魚躍水面」
般:空中無跡,水面無痕;不為消逝事物而煩惱,
心境安然而自在。
戒、定、慧三學:
「戒」是不起心動念,守住本分,戒掉一切名聞利養的貪念;
「定」是遇到任何困境,都能守持志節、臨危不亂;
「慧」是能運心轉境,於平靜中突破重重困難。 
三障是指;
一、煩惱障,貪欲瞋恚愚癡等之惑。
二、業障,五逆十惡之業。
三、報障,地獄餓鬼畜生等之苦報。 
道元功德由信起 自再度人顯願力 雖有煩惱無煩惱 
雖有生死無畏懼 百八重病常相纏 悲憫眾生不顧己 
譬如船師身有病 若有堅舟猶度人
令諸眾苦皆得離 無生法忍斷煩惱 
慈悲是宇宙生生不息的秘密 
心存善念就會有不同結局 
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歲「隨心所欲不踰矩」。 
華嚴:「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不要封閉自己,你要先愛別人,別人才會愛你。 
普賢菩薩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這是菩薩慈悲,苦口婆心的告誡我們,人命無常,人生苦短,應及時把握現在,發願好好修行。 
人生無常呼吸間 如同:
草露風光不久長 莫待年華人老去
莫仗少壯有餘年 空過時光後悔遲 
三好合一調伏三業:「三好合一」
就是「口說好話,身行好事,心發好願」。 
調伏三法,達到無為清淨之境。
第一、以至誠懇切心對治口業,不亂說話。
第二、以慈悲堅固心對治剛強難伏的身業。
第三、以智慧除滅一切愚癡、執著的心念。
的三求與三不求:
第一, 不求身體健康,
只求智慧、精神明睿。
第二, 第二,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和勇氣。
第三, 第三,不求減輕責任,只求力量增加。
佛經云:『摧伏四魔』何謂四魔? 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知足、善解、感恩、包容、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尊重、愛(大愛)。】全是平常道理,無一是高論,問題在於能否實踐。
大乘經上講緣有四種: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 
太上曰: 福禍無門,為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古人常說:「為惡之人必有餘殃,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八風吹不動;稱讚、譏笑、毀謗、榮譽、利益、損失、痛苦、快樂。(稱、譏、毀、譽、利、衰、苦、樂。)
圓覺經云:一切諸佛,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佛云:「入我門不貧,出我門不富。」 
無量壽經:「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是清淨覺相。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
三細即:(一)業相(二)能見(轉)相(三)境界相。 
六粗相:(一)智相;(二)相續相;(三)執取相;(四)計名字相;(五)起業相;(六)業繫苦相。  
「五時判教」之論述: 「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鹿苑)時十二年、方等時八年(維摩、楞伽)、般若時二十二年、法華、涅槃時八年。 」
「不先學小乘,
後學大乘,非佛弟子」 
「滿招損,謙受益」。 「誠則靈」
「相由心生,境隨心轉」 
佛陀教導我們「
以戒為師,以苦為師」 
普賢行願品:「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疾病三大類:生理病、業障病、宿業病。 
種子起現行、現行熏種子」 
功德:「內能自謙即是功,外能禮讓就是德。」 
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 
每一個人都有淨土;只要一念生起清淨心、慈悲心、喜捨心,那就是淨土。 
脫離十法界,證得一真法界,這裡面有法身、般若、解脫自性三德,三德也各有常、樂、我、淨,這個時候才真正把「我」找到了。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
各人感受不同) 
西方淨土,有四土三輩九品往生。四土,由最高層次分別依次是: 常寂光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 
佛遺教經:
若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 
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 
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 
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隄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若有智慧,則無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之照,雖無天眼,而是明見人也。是名智慧。』
佛說四十二章經:
「離欲寂靜,是最為勝。 識心達本,解無為法。
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
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
當念身中四大,各有自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

3337730_3.gif
【信受奉行】

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回向偈(消災)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
普願災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回向偈(超度)  
願生西方淨土中 九品蓮華為父母 
華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為伴侶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IMG_2074.jpg

我今稱念阿彌陀真實功德佛名號。
惟願慈悲哀攝受。證知懺悔及所願。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信、聞、時、主、處、眾六種成就,為經證信。
「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大乘起信論》才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古德云︰「一念覺即超出三界,一念迷即墮入輪迴。」
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
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人身難得今已得,要懂得珍惜自己及身邊所愛的人事物,更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人生才不會留下遺憾。
永嘉大師:「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五福: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
長壽」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
「富貴」是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
康寧」是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
善終」是能預先知道自己的死期。臨命終時,沒有遭到橫禍,身體沒有病痛,心裏沒有罣礙和煩惱,安詳而且自在地離開人間。
「放下」不等於是放棄,放下是以「
佛法」去重新認識這個世間,了知世事終歸不免於無常變遷,那麼即使身處在五欲洪流中,也不會被欲望束縛,或是被名利枷鎖。能放下,就能找到身心的安穩處,隨心自在。
蘇東坡:「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
端坐紫金蓮。」
若欲求佛,心即是佛。若欲會道,無心是道。 -本淨禪師-

《華嚴經》所說的「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佛法用六個字
,把整個宇宙一切法包括了,它有道理。這六個字是性相、理事、因果,這六個字把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說盡了

2227730_2.jpg

http://mbme.tw http://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tw http://amtb2006.myweb.hinet.net供養大眾免費結緣http://www.mbme.url.tw歡迎您的加入
*祈勸大眾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停緩地球冰山暖化*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 【扭轉乾坤*** 請上網看全文大乘無量壽經解
本站圖文,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妙音見之,即刻刪除,萬分感恩

人要是沒有孝他就有災難

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像,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穀倉倉頂時,從穀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 讓舜掘井時,瞽叟與像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 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像為諸侯。

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 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百裡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採野菜做飯食,卻從百裡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够再得呢?」孔子讚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 」(《孔子家語。致思》)

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讚揚他說:「孝哉,閔子騫! 」(《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戲彩娛親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 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行佣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欲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後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雇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懷橘遺親

陸勣,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勣往懷裡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勣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陸勣成年後,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譔寫《太玄經注》。

埋兒奉母

郭巨,晉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一說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


人要沒有孝他就有災難
>>>所以現在中國迫切需要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示範點,你這個東西做起來,今天是全世界每個國家都要來考察,都要來看看,都要來向你學習。你為什麼會做得這麼好,你這邊人民為什麼都那麼有禮貌,都生活得那麼樣快樂、那麼樣幸福,令人羨慕,你成功了。一個點成功了,就跟當時周天子一樣、商王一樣,成為全世界人所仰慕、所尊重的一個小區、一個領導人。實際上現在,就是像中國那時候擴大一點而已,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示範點重要。你看佛這個示範點,極樂世界是諸佛如來剎土的示範點。這講世出世間法沒有二法,原理原則是相同的。今天中國最大的困難,是疏忽傳統文化將近一百年,斷了好幾代,最大的困難,是中國人不認識中國,這是最大的困難。你要說古老中國是什麼不知道。一開頭他們是封建、他們是迷信、他們是落後,他們是奴隸人民,他都講這些,全錯了。哪有奴隸人民的聖人所以今天是認識老祖宗、認識中國傳統,比什麼都重要。我們現在在認知方面,甚至於不如外國人,外國人要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不認知的話,湯恩比就不可能說出來,「解決二十一世紀世界社會問題,需要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他怎麼會說出這個話來人家認知,我們不認知。我們不能認知,這個罪過很重,這在中國人講,大不孝,人要是沒有孝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他就有災難。為什麼原因孝親尊師是世出世法的大根大本,是一切幸福圓滿的根源,根毀掉了那就是滅亡,那沒救了。佛法裡面講的「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看那是什麼境界什麼樣的心量儒跟佛都是主張以德報怨。不是以怨報怨,不是的,以德報怨,化解怨恨,不念舊惡,你看這些教訓多重要!所以湯恩比的兩句話,我在英國跟他們的漢學家們在一起,我告訴他,湯恩比的話沒說錯,我們要找儒釋道的三個根,這是普世教育。
>>>孔孟的精神、大乘的精神是什麼我們得用一句話,簡簡單單讓大家容易記得,孔孟精神四個字:仁義忠恕,好記!「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採取這四個字就可以了。仁是愛人,想到自己要想到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是愛人,愛人怎麼能害人哪有這種道理義是循理,也就是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合情、合理、合法叫義,面面顧到。忠,忠就是一心,不偏不邪。恕,恕是原諒別人,無論什麼人做天大的錯事,犯天大的罪過,都要原諒他,不要去責備,當然更不能去處分他,為什麼沒人教他。沒有人教他,他做錯事情就得原諒他,他不懂。我們這個教育丟掉了一百年,好幾代都不知道。這個經上佛說得好,「先人不善(無知)」,先人是什麼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他不知道,「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後人犯的過失不要去責怪他,要怎樣教他,好好的教他。我們在湯池做的實驗,讓我們感到非常驚訝,人怎麼是這樣好教的!《弟子規》才教了三個月他真做到,良心發現了,再不願意做壞事情,做壞事情覺得什麼覺得丟人、覺得恥辱,這證明老祖宗說的話沒錯,「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我們在湯池搞的這個證明兩樁事情,一個人性本善,一個是人是很好教的,你不教他就沒有法子,你要肯教很好教。我們這個實驗成功了,很不容易,這個實驗在聯合國發表報告介紹給全世界。所以現在有很多地區都在嘗試,要想來做一個實驗點,好,那很難得。現在澳洲想做,印尼也想做,馬來西亞也打算在做,台灣在做,好事情,不要大,小區。中國也有朋友告訴我,他們想做,來跟我講想做三個點。我說不行,三個點你做不好,全部的力量集中做一個點,一個點做好了,至少要做上十年到二十年,你才可以做第二點。你不要著急發展,為什麼你的力量不夠。如果一個點做上個二十年、三十年差不多了,你可以發展第二個點,示範點重要!
>>>所以我們在此地也應該是發,普發,普遍的大家都發,發彌陀之願。彌陀的願只有一樁事情,幫助一切苦難眾生,幫助一切迷惑眾生快快覺悟。用什麼方法?教學。怎麼個教法從自己做起,一定要用身教為基礎,孔子教學成功了,釋迦牟尼佛教學成功了。這是當年我在湯池做實驗,第一天我跟老師們講話,我說你們今天都老師,什麼老師聖賢老師,我對他們是這麼稱呼。我說孔子教學成功,釋迦牟尼佛教學成功,憑什麼自己先做到。《弟子規》裡頭一共講了一百一十三樁事,自己沒有做到不能教人,人家不相信,你必須先自己做到。我說聖人跟我們凡夫不一樣地方,他自己做到了再說這聖人,說到自己一定能做到這是賢人,說到自己做不到那叫騙人,騙人的老師不會成功,聖人的老師一定成功。這是我對老師們的要求,那時候只有三十七位老師,不到四十個人。我要求他們四個月做到、落實,沒想到老師真不辜負老祖宗,不辜負傳統文化,他們兩個月就完成。我真感激,太難得!兩個月就把《弟子規》落實了。告訴我下一步怎麼辦我聽到這個消息,真是感激流眼淚,都是意外的。我說好,既然大家都做到了,下鄉入戶。
http://mbme.tw http://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tw http://amtb2006.myweb.hinet.net供養大眾免費結緣http://www.mbme.url.tw歡迎您的加入第一九二集
*祈勸大眾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停緩地球冰山暖化*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 【扭轉乾坤*** 請上網看全文大乘無量壽經解
本站圖文,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妙音見之,即刻刪除,萬分感恩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這是根不要講解就是念書

 


 


這是根不要講解就是念書
>>>另外一種是這一生栽培的,從小栽培,先栽培德行,這個非常重要。德行從哪裡學的跟父母學來的,特別是母親,所以母親是子女第一任的老師。從什麼時候教小孩一出生,睜眼睛的時候就得要教了。不是你有意去教他,他在那裡看,睜開眼睛他會看,他耳朵就會聽,他看大人言行舉止,他就記在心裡,他就在模仿、就在學習。所以中國古諺語有所謂「三歲看八十」,三歲他已經看了一千天,學了一千天,根就紮得很牢,他都學會了。所以父母在兒女的面前,要知道他看到的是什麼,聽到的是什麼,他接觸到的是什麼,決定要把倫理道德做出來,做出來給他看的。也就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做出來給他看,這叫紮根教育。現在沒有了,現在誰懂這個古書裡頭有記載,沒人懂了。這一千天比什麼都重要,這一千天教好了,這小孩以後好教,省心,不費力氣。大概六、七歲上學,上學是老師給他做榜樣,老師接著去教。有人念書早的大概在四、五歲,還有在三歲,教他什麼教他識字、教他認字、教他背書。重要的典籍想要讓他學習的,在古時候四書五經是必讀的,這是根,不要講解就是念書。
>>>
為什麼讓小孩修戒定慧。那個根紮好之後,像《弟子規》、《感應篇》那個根,都是在三歲之前,這一千天裡頭要學會的。這完全是身教,做母親的人做示範,做出來給他看;三歲以後就可以教他,教他背這些書籍。小時候記憶力好,天天背書,一遍一遍的背,為什麼?他要是不背書,他就胡思亂想,他就會學壞;讓他沒有時間去想別的問題,這就是戒律。設計的這些方法,不准他有時間去想,他所想的就是他所念的書,把這個東西記住。很聰明的人至少一天要念一百遍,根性稍微差一點的兩百遍、三百遍,勤能補拙就這個道理。整個小學都是做背誦的工作,年歲稍微大一點,八、九歲的時候背古文,那是什麼學寫文章了。大概在十歲就能寫出很好的文章,詩詞文章就行了,他都會寫了。會寫文言文,他就直接跟古聖先賢的管道就通了,懂文言文就通了,什麼東西拿來他自己會看。在中國從前教學真高明!現在沒法子比,現在人不學,就吃了大虧。古聖先賢幾千萬年,那種智慧、經驗、捷徑擺在你面前,你不知道,你沒有能力去看它,與你就沒分。如果你真的文言文通了,你這一生就有五千年的經驗,這還得了嗎古聖先賢那個智慧統統變成你自己的。



全日制私塾


http://mbme.tw http://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tw http://amtb2006.myweb.hinet.net供養大眾免費結緣http://www.mbme.url.tw歡迎您的加入第一八八集
*祈勸大眾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停緩地球冰山暖化*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 【扭轉乾坤*** 請上網看全文大乘無量壽經解
本站圖文,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妙音見之,即刻刪除,萬分感恩
 



|


一個小區從我這學起真肯幹

 



一個小區從我這學起真肯幹
>>>我們接著看下面《淨影疏》裡說,「天人善惡,汎說一切諸土之因。國土粗妙,汎宣一切諸土之果」,這個話說得一點都不錯。我們居住這個環境,自己要負責任,與別人不相干,我們自己心清淨,你就住在淨土;你心地染污,你住在穢土。大乘經教裡面講得很清楚,有同分見妄、有別業見妄,見是見解,妄是虛妄,就是你看錯了。同分是我們大家一起看錯,現在不相信聖賢,這是普遍的現象,這是共業。古時候不一樣,古時候大家都相信聖賢,為什麼從小教出來的。父母尊敬,兒女哪有不尊敬的道理從小學會的。現在父母不相信,兒女怎麼會相信沒這個道理。所以傳統文化在中國中斷了將近一個世紀,這個時間不是很長,但是也不短,一百年,至少是五代,現在要想恢復有一定的難度。再難,我們也要幹,這是好事,無量功德。從自己做起,從一家做起,你這家庭幸福美滿。從我居住的這個地區,一個小村,一個小區,從我這學起,真肯幹,就會有成就。
>>>鄰居,鄰里,常常見面都熟悉。熟悉裡面,你真發心去度他,用什麼方法佛教給我們四攝法,布施,這些鄰居,見面先打招呼,以後再送點禮物,慢慢不就熟悉了嗎熟悉的時候就可以聊天,以後把聊天就轉到聖賢的教誨,我們家天天看《弟子規》,天天聽佛經,你也來聽聽。先是一、二個,慢慢就六、七個,十來個,三年,你這個小區大概就會有一、二百人。那人家走到街坊、走到你那個區,覺得你們人不一樣,你這個地方、這一塊的人很有禮貌,對人都會笑,你給人很好的態度。慢慢擴大,所以別搞很多。昨天有個同修說,他要搞三個點,我說搞不成功,搞一個點。一個點做多少年一個點做上三十年,發揚光大,到第二代、第三代。你不要在你手上,我要搞好多點,好多點肯定失敗。為什麼名聞利養來了,而自己精神也分散,力量統統都分散,就一處都搞不好。一定集中在一點,就會搞成功。那一點是什麼全世界的示範點。要知道自己精力有限,智慧能力都有限,不能搞太多,從自己本身做起,一家做起。小林居士,從他一個公司做起,他就影響很多人,別的做老闆的就看看他,向他學習,那不一樣。
>>>一點重要,縱然你做的生意很多,你做的是企業,有很多分店。昨天來看我的這個,在北京他做餐飲,告訴我他有七十多個點,員工有三千多人,你說多操心,飲食店,殺生。現在知道這不是好事,一提起,欠這麼多命債,想不做,你看三千多人跟他吃飯,那馬上就失業了,又於心不忍;做下去,天天還在幹殺業。他女兒很孝順,真難得,女兒很年輕,學佛,發心,讓幾十個店裡面被殺的眾生,怨恨討債,她一個人承當,不要去找她的父母。她來問我,我告訴她,我說妳做不到,這麼多眾生來問妳討命,妳活不了幾天。我說妳大不孝,妳死了之後,妳父母多傷心、多難過!我說妳這個心發不得,這妳做不到的,妳沒有這個能力。那怎麼辦妳家有錢,你看開七十多個店,妳去建一座廟,建個道場,這她有能力做的。如果妳能出家就更好,妳要能出家,妳為妳的父母,這個道場為這些被殺的眾生,妳每天在那裡誦經、拜懺給牠們迴向,牠們可能會原諒妳。妳有這個能力,妳這樣做好,讓這些眾生天天聽到念佛的聲音,天天聽到講經的機會,用光碟就可以了。天天給牠們上課,勸牠們學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牠會感恩。因為牠在別的館子被人殺掉,牠怨恨,牠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妳建個寺廟就能解決,我昨天教她這個方法。我說這個寺廟不能像一般天天燒香、拜懺,不搞這個,教學。
http://mbme.tw http://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tw http://amtb2006.myweb.hinet.net供養大眾免費結緣http://www.mbme.url.tw歡迎您的加入第一八九集
*祈勸大眾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停緩地球冰山暖化*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 【扭轉乾坤*** 請上網看全文大乘無量壽經解
本站圖文,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妙音見之,即刻刪除,萬分感恩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孔子聖賢之道 02 善之偏正

 孔子聖賢之道 02 善之偏正

 


 


 

孔子聖賢之道 01 成人之美

 孔子聖賢之道 01 成人之美

 


中國的財神


 


 


中國的財神


上傳者: amtb2011 | 西元2010年11月22日 | 觀看次數:4


 


載入中...


中國人過去這供財神,尤其現在過年了,過年有送財神的。財神是誰?中國人供奉的財神是­范蠡,春秋時候越王勾踐的大夫。吳越一次­戰爭當中,越國打敗了,向吳王夫差投降。大夫­范蠡、文種都非常有智慧,勸導勾踐忍辱,什麼樣的侮辱都能夠忍受,得到夫差的歡心­,把­他放回去。這回去之後,十年生育,十年教育,把國力恢復,然後真的報仇雪恥,把吳國打­敗了。范蠡確實是非常高明,他跟文­種說,我們的大王可以共患難,不能共富貴,在患難的­時候是好朋友,言聽計從。現在天下太平了,他要做太平天子了,我們得趕快離­開。文種不­相信,結果真的被殺了。他是逃出去,改姓名,去做生意,帶著西施。做生意幾年之後發了­大財,他改姓名叫做陶朱公,­陶朱公就是范蠡。發財之後,他就布施,把這個財都布施給貧­窮的人,統統散盡了。又從小本生意做起,做了幾年又發了。你看歷史上­記載,「三聚三散­」,愈施愈多。所以中國人供他做神,是有道理。財是怎麼發的?布施,財布施,誰缺乏,­誰需要,就要去趕緊幫­助他,主動的去幫助他,不要人家到那裡求幫助,主動幫助他,發大­財,這個財神是有道理的。所以真正發財,得學范蠡,這就對了。

(較少資訊)


 

最重要人不能沒有福報




888untitled.bmp
最重要不能沒有福報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一七七集)  2010/10/2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17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二百零三面第五行,從當中看起:
「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前面我們讀到「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供養,黃老居士引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一段經文,非常的精彩。諸位要知道,不但是人生在世,無論是哪一道眾生,兩樣東西不能缺乏,第一個是福報,第二個是智慧,這是從世間法說,福慧雙修。在佛法裡面是把它顛倒了,還是這兩個字,佛法裡面第一是智慧,第二是福德,慧福雙修。你看世間跟出世間差別就在此地,但是這兩個東西可以說都是屬於第一,最重要的。人不能沒有福報,更不能沒有智慧,佛法之所以把智慧放在第一,是有道理的,為什麼他要超越世間,世間法把福擺在第一,他沒有想出六道。沒想出六道,福就要擺在第一,要想超越六道輪迴,慧要擺在第一,這就是為什麼佛法重視智慧。
>>>智慧跟福報從哪裡來給諸位說,全是從法布施來的,從布施供養來的。布施跟供養是一個意思,是一樁事情。為什麼說布施、說供養用心不一樣,平常心修這樁事情就叫布施,恭敬心修就叫供養,差別就在此地。譬如我們供養財物給別人,或者供養食物給別人,為平常心,這叫布施;為恭敬心,就叫供養。你看看送禮,譬如送給普通朋友,這是布施,或者送給貧窮人,那叫布施。你說送給有身分、有地位的,送給國家領導人,這個不能叫布施,這叫供養,道理在此地。對父母供養,不能講布施;對老師、對長輩講供養,這講是用心不一樣。《華嚴經》非常了不起,《華嚴經》裡沒有布施,都是供養。為什麼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那我們對釋迦牟尼佛供養,對阿彌陀佛供養,對毘盧遮那佛供養,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說是用布施還是用供養全是供養!所以前面經文說「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統統是供養。這就是說完全用一個真誠恭誠的心來做,你所修這個得福多少、開智慧的大小是從你的心,你的心愈真誠修福愈大,開智慧也愈高,道理在此地。
>>>如果沒有真誠恭敬心,聖人來教你,你都得不到利益。《書經》裡面講得好,不是《易經》,是《書經》上說的,「滿招損,謙受益」。這個道理是真的,這個杯子,這裡面是滿的,它就不能再盛東西,再倒下去就漫掉了。這杯子是空的,它就能得利益,人家供養的東西全部都接收了。所以無論是世出世間法,學習第一個就是謙,謙虛你才得益,恭敬謙虛才得益。所以印光大師非常慈悲教導我們,「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我們的心態,十分誠敬你就得十分的利益。同一個老師上課,幾十個學生,學生得益各個不一樣,有人受益多,有人受益很淺,道理在哪裡對老師的恭敬心,對你所學功課的恭敬心,這敬業!老師沒有偏心,都是真誠在那裡教學,學生得益不一樣。哪個學生真的得益,老師知不知道知道,很清楚。為什麼?看他言行舉止畢恭畢敬,認真學習,這學生肯定得到了。
>>>>所以佛法修行,供養裡頭最重要的,你看供養是什麼意思供養是放下,真正的意思是放下,你能夠肯供養,肯捨,把什麼東西捨掉?煩惱習氣捨掉,恢復你自己的清淨平等覺,那就是什麼?那就是真供養,那是供養如來。你這一供養,如來就出現了。如來是你的本性,是你的自性。這個東西一出現,你也是如來,你就成佛了。我們學了這麼多年,這道理總算搞清楚、搞明白了。佛法自始至終,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到證得究竟佛果,修什麼放下而已。所以菩薩六波羅蜜,也就是菩薩修行的六個綱領,六個科目,第一個是布施,布施叫你捨。你今天自己自性裡面的智慧德相不能現前,為什麼《華嚴經》上說得好,「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說破了,你有妄想,你有分別,你有執著,這個東西它的總名稱叫煩惱,妄想叫做無明煩惱,分別叫塵沙煩惱,執著叫見思煩惱,這三大類,煩惱無量無邊不出這三大類。這個東西要是放下了,自性就現前,如來就出現。所以佛告訴我們,放下見思煩惱,你就成阿羅漢,阿羅漢沒有見思煩惱,他有無明、有塵沙。再放下塵沙煩惱,你就是菩薩,最後放下無明煩惱,你就成佛了。你就曉得從初發心到最後成佛,祕訣沒有別的,就是放下,愈放得多,你心愈清淨。心愈清淨,你的覺性就愈高,慢慢就達到圓滿。所以布施供養要修。這裡面供養也是的,財供養、法供養、無畏供養,跟布施裡面的內容完全相同。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佛門裡頭生財有大道,你想要發財你就布施。
>>>佛給我們講,用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什麼叫無畏眾生有災難的時候,你全心全力幫助他,幫助他離苦得樂,免除這個災難,這就是無畏。別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特別是病苦的時候。你真肯幹,你修這三種布施,你得三種果報:得財富,得聰明智慧,得健康長壽,這三樣東西誰都要,不管你是哪一國的人,哪個族群的人,哪一種信仰的人,他統統都要,你說這三樣,他沒有一樣反對的。佛法裡面教人,一點都不錯。所以在這裡說,菩薩行法供養,這是求智慧,在佛法裡是把智慧擺在第一,則能成就供養如來,這個如來是誰?是自己。你自己有成就了,你就可以影響別人,一切善根成熟的人,他就會跟你學,他就會效法你,他就能成就。為什麼?你做出樣子出來了,做出好榜樣。
>>>法供養怎麼修我們中國古人有一句話說,身行言教,我們要把這個法做出來,這法是什麼法戒是法,定是法,這在佛法裡面講。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面呢老祖宗教導我們呢五倫是法,五常是法,四維是法,八德是法。中國一般人講五千年的文化,其實不止,五千年是有歷史記載的,我們知道中國文字的發明是黃帝時代,黃帝以前有沒有?也有,有人刻在甲骨上,刻在石頭上,但是沒有形成普遍的文字,不是沒有,現在考古學家發現了。印度婆羅門教一萬多年歷史,我們中國不會少於它,有文字之前的文化,我相信已經相當豐富。我們從孔夫子的言論上你去觀察,夫子自己告訴我們,他一生「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兩句話值得我們深深去玩味。述而不作,就是說明他老人家一生沒有發明、沒有著作。換句話說,他所學的,他所修的、所教的、所傳的,全是老祖宗的東西,世世代代相傳。他那時候已經有文字,把它用文字記下來,所以我們後人稱孔子為集大成者,他是集古文化的大成,他自己沒有創造,沒有發明偉大!後頭他又講,信而好古,對於古聖先賢所傳的,他相信,一點懷疑都沒有,好是愛好、喜歡,喜歡古聖先賢的教誨,所以古聖先賢東西他全都得到了,為什麼?他十分誠敬心,信而好古,那就是真誠,他全都接受了。
>>>
古聖先賢的東西,不能懷疑!懷疑誰吃虧?自己吃虧,自己把自己的門封起來,把自己這個碗蓋上,人家東西吸收不到,那就錯了。我們相信五倫、五常、四維、八德,肯定一萬多年前就形成了,口傳,那時候沒有文字,世代相傳,愈簡單愈好,你記得住,你不會記錯。你看五倫就二十個字,父子有親,四個字,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二十個字。這還能傳錯嗎傳十萬年也不會傳錯。五常就五個字,仁義禮智信,五個字;四維就四個字,禮義廉恥;八德是八個字,孝悌忠信仁愛和平。你看看就這麼簡簡單單幾個字,這是中國千萬年的道統。你看以後把這些道理詳細再發揮說明,四書五經、十三經,到清朝乾隆時候是做了一部大的叢書,《四庫全書》。哪一種學術、哪一種著作能超過古人這個範圍找不到!所以中國傳統文化就這四科,很簡單,讓這個國家、這個地區、這塊寶土千萬年來長治久安,人民幸福。禮義之邦,和諧之國,就這麼一點東西。
>>>關鍵在哪裡上行下效。從前做帝王的,他自己先做到,老百姓就跟著學,家家都能落實,人人都能做到,那不叫供養如來嗎?這個社會,聖賢的社會,這個地區的人民都是聖賢人、聖賢君子,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瞭的。所以菩薩供養是法供養,法供養裡面有財供養,為什麼?身行,你做出樣子給人看,把五倫做出來、五常做出來、四維八德做出來。我身體做出來,身是內財,我做出來給你看。佛家講,為人演說,演是表演,表演就是做出來,人家看不懂的地方向你請教,你再跟他說明。看懂了,明白了,他不會問你的,他有疑惑的地方向你請教,你給他解釋。釋迦牟尼佛在世就是這個方法,經典裡面所講這些理論,所講的方法,他全做到了。看懂的,根利的人就開悟了;中下根性的人,看了不懂,不懂向佛請教,佛就給他講解,經典是講解。這裡面所講解的,佛全做到了,所以他才有這麼大的攝受的力量,讓人跟他一接觸到,不能不佩服他,都願意跟他學習。所以你自己不做到不行,這叫做菩薩行法供養。如是修行,這真供養!明白之後,財供養他自然就做到了。
>>>聖賢人跟普通人差別在哪裡我叫聖賢人叫真人,我們凡夫是假人,樣子像個人,實際上不是人,假的不是真的。聖賢是真的,真人是什麼仁者愛人,像《弟子規》裡面所說的,「凡是人,皆須愛」,你能愛人這是真人,特別是佛菩薩,佛菩薩那個深度不可思議,他知道,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那是真誠的愛,從自性裡面流出的愛心,不但人愛人,花草樹木都愛,山河大地也愛,所以佛法裡面講倫理比儒講得廣,儒家沒有講到花草樹木、山河大地。平等的愛,同樣的愛,所以佛法稱為慈悲。慈悲跟愛有什麼兩樣愛裡頭有情,慈悲裡頭沒有情,慈悲裡頭有理。覺悟了,情就變成理;迷了,理就變成情。換句話說,慈悲是覺悟的愛,這個愛裡面還有迷情在裡頭,所以佛法用慈悲,不用愛這個名詞。這是真供養。
http://mbme.tw http://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tw http://amtb2006.myweb.hinet.net供養大眾免費結緣http://www.mbme.url.tw歡迎您的加入第一七七集
*祈勸大眾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停緩地球冰山暖化*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 【扭轉乾坤*** 請上網看全文大乘無量壽經解
本站圖文,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妙音見之,即刻刪除,萬分感恩



最重要

0027淨土大經解演義

淨土大經解演義

淨土大經解演義2.jpg

淨土大經解演義3.jpg

淨土大經解演義4.jpg

0084台北靈巖山四雙溪小築

台北靈巖山四雙溪小築

台北靈巖山四雙溪小築1.jpg

台北靈巖山四雙溪小築2.jpg

台北靈巖山四雙溪小築3.jpg

台北靈巖山四雙溪小築4.jpg

台北靈巖山四雙溪小築5.jpg